第(2/3)页 最多的时候,编成了104个独立混成旅团。 对付战斗力孱弱的地方部队,乃至游击部队,绰绰有余。 长尾岐一春少将也是这样的想法,以他手上的兵力,对付区区来犯之敌,护卫铁路线两侧,那不是绰绰有余。 兵力汇聚,独立步兵大队总兵力也少一些,多八百多人,也有一千多人的加强。 大量的摩托、汽车涌现出来,顺着公路向铁路线汇聚。 相较于华夏战区的各个部队,鬼子自称为机械化,但如果跟欧洲战场相比,它们的机械化部队就是个笑话。 得分跟谁比较,跟更落后的一比,又显得鬼子机动作战能力很强了。 几千人的调动,一两天内完成,并迅速向铁路线考虑。 沿途的8个步兵营,迎战鬼子独立旅团。 孙静轩、王国兴两位师长申请了野炮营,同时又调来三个营作为后备兵力。 真刀实枪的跟鬼子干,在平原地带,顺着铁路线的方向,拉起了好几道正式防线。 日军的攻势凶狠,这跟指挥官的性格有关。 长尾少将作战风格彪悍,喜欢利用火力直进,大胆的向前突破,冲散敌军阵地。 这一次也不例外,利用持续的火力压进,手上的山炮更是破阵利器。 连续三日,打破了数道防线。 在火力压制下,击退第五路军。 “狗日的小鬼子,还真够硬的。” 孙静轩的部队在正面对抗,王国兴的骑兵队伍在侧翼辅攻。 面对日军的强势推进,平原又没有可坚守的阵地,孙静轩并未一口气压到底,反而是多处阻击,轮番撤退。 让鬼子的锐气降一降。 再让它们往北走一走。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而且持续的向北进击,便可以给王国兴断后路的机会,待合适的时机,聚拢兵力,围而击之。 打仗嘛,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战略撤退,利用工事阻击杀敌。 已经达成了最好的战果后,没必要持续性的坚守,让鬼子火炮洗脸。 炮火之下,伤亡太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