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日寇的步兵对着豁口猛冲,却被交错的重机枪火力横扫。 子弹打穿血肉,炸穿一队鬼子步兵。 新兵! 鬼子里边也有大量的新兵,单从进攻的姿态,以及进攻的伤亡来看,新兵的占比还很大。 未能给守军造成防守压力,甚至没能突进到第一线工事。 一线工事守备的兵力不多,作为吸引鬼子炮火的虚假工事。 曹大冲将兵力集中在第二道工事,部署了大量的重机枪火力点,以及迫击炮。 但一线部署的都是老兵,战斗力跟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心理素质也要好。 利用他们作为幌子,引着鬼子来进犯。 结果还真上了当,日寇的火力对着工事宣泄,掀起的尘土飞扬,炸开大将的缺口。 但工事内的兵力部署不多,受火炮影响降到最低。 猫耳洞内,躲避炮火的士兵一脸平静,仿佛是在经历悠闲惬意的午后时光。 等鬼子的炮火声弱了,钻出猫耳洞,从射击孔瞄着前方。 枪口对准进攻的小鬼子,一枪一个。 枪声连续不停,子弹储备丰富。 伪军跟鬼子很好辨认。伪军冲锋的途中,会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失误。 要么被自己左脚绊倒,直接扑在地上。要么假装躲避子弹,往地上一趴。 趴下去就没动静了,装死一会。 如果被发现了,再硬着头皮继续进攻。如果没有被发现,可以一直装死到进攻结束。 所以密密麻麻的步兵冲上来的时候,跑着跑着,鬼子的新兵就冲在了最前边。 没有掩护,没有配合,没有火力援助。 这群愣头青会直接跑进射击范围内,被队伍内的好枪手锁定。 一枪标定距离,第二枪开始击毙。 夹杂着重机枪、轻机枪的点射,步兵连续瞄准射击,子弹向鬼子的身上飞去。 老兵每人配备40发子弹,每班额外配备50发子弹,交给班长分配。 一个班单独配备一箱手榴弹,放在一米土深下的猫耳洞里。 这群人趴在工事的黄土上,衣服跟泥土亲密接触,脸上、手上脏兮兮的。 但眼睛里有光,还有杀鬼子的兴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