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仓促之下,第五路军已经在这里部署的防御阵地。 雷区在前,防守工事鳞次栉比,尽量的分散开,避免遭遇炮火进攻,以及天上的飞机轰炸。 这些人大多数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了,以班组为核心,在平地上挖出了单人的作战坑。 拱卫连级阵地。 远远望去,好像鱼鳞一般,左右前后不一的排列布署。 密度小,但火力却能覆盖。 这是孙静轩研究出来的步兵防守策略,最大限度的降低火炮杀伤力。又能保证整个防守线没有薄弱处。 这也取决于部队的装备还行,每个班都能拿到轻机枪。 三个班组内还能分配一具掷弹筒,作为投掷火力加强。 其次则是感谢张岚清的培养,给每个班配备了精准射手。 由警备旅统一训练,随后分发到前线各主力团。 这些具备射击天赋的士兵,能分配到更多的子弹,以及优先享受精度最高的武器。 有些人手上,还拿到了带瞄准镜的步枪,这是从鬼子那掠夺过来的狙击步枪。 目光回到阻击阵地,日寇席卷着伪军,渡过了密集的雷区,刚刚露头,便有人被一枪爆头。 在远处的平地上,露出了单人战壕,看不到人,只看到了隆起来的土堆。 好像一个个土拨鼠,但里边却藏着士兵。 没什么好怕的,才一个连的防守兵力,进攻,大举进攻。 鬼子命令伪军先冲,随后安排步兵冲锋,压上去,以掷弹筒灭掉火力点。 枪声响彻平原,步枪的声音连贯却不急促。 往往一声枪响,必有人倒地不起。 也可能是伪军装死,但大多数是真的中了枪。 前冲的伪军死伤殆尽,小鬼子露出身影,已经逼近到一百多米。 骤然冒出一挺轻机枪,对着逼近的鬼子扫射。 一梭子子弹打光,在鬼子掷弹筒瞄准前,班长立马缩了起来。 另一半又冒出来了轻机枪,对着鬼子扫射,一梭子打完,立马缩了起来。 这不是成了打地鼠,一会冒出一个,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从哪冒出来。 几十名鬼子成了枪下亡魂,却连阵地都没摸到,更没打出对方的重机枪在哪。 不信邪的步兵大队长继续安排兵力进攻,并令机枪组掩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