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道桦现在到哪里了?” 此时此刻,另外一支大军正在向北而走。 乾隆坐在自己的龙撵上,扭头问身边的领侍卫大臣额勒登保。 “回皇上,逆明伪皇的大军前些时间在巨鹿修整,如今已经快到保定了!”额勒登保急忙说道。 “来的好快!” 乾隆皱着眉头说道。 “山海关那边还没有消息传来吗?” 额勒登保摇了摇头,脸上也出现了忧虑之色。 阿桂哪里可是也有好几万八旗的。 现在经过一番大八旗改革之后。 这大八旗里面的含蒙、含汉量大大提升,含满量就下降了不少。 像是额勒登保这样的老八旗当然明白,这大清真正能信任的,当然就是老八旗的满洲子弟。 只有保证基本的“含满量”,脑门上有通天纹的多了,这才能确保大八旗的忠诚度。 “前几天明军辽东兵团突然从水路绕过了山海关,占了秦皇岛,兵驻临瑜,现在也不知道山海关那边是什么情况了” 乾隆闻言也是眉头紧锁。 要说这乾隆在关内磨磨蹭蹭。 其实就想要看看山海关那边的情况。 山海关的阿桂要是能顶得住,那乾隆就有信心在顺天府,依托坚城和明军战一场,至少要掩护八旗的老弱妇孺西走,否则明军若是派遣轻骑追击,这一路西进,可就真的一路喋血了。 但现在山海关那边迟迟没有消息传来。 现在明军更是利用海军之利,绕过了山海关。 这漫长的海岸线,确实是无法处处设防啊 “先继续北退再说,明军的军粮可剩下多少?” “皇上,如今直隶、山东的汉人百姓存粮都不多,而且咱们还征了乾隆五十九年的粮,又预支了乾隆六十年、六十一年的田税,所以逆明肯定是没办法从河南、直隶、山东征粮的!” 额勒登保笑道。 虽然都不知道有没有乾隆六十年、六十一年。 但是这并不妨碍大清朝提前预支。 毕竟在十几万大军面前,谁敢反对? “逆明数万大军,还有十几万民夫,都要从后方运粮,另外他们还要赈济灾民,怕也要手忙脚乱一番。”福康安在一旁说道。 “另外京城的存粮也在往外运了,不过怕是一时半会儿很难把这么多粮食都运走。” “运不走的都烧掉!”乾隆脸色平淡的说道。 “京城现在有多少汉人了?” “回皇上,有山东团练、直隶团练兵以及其家眷,再加上原本的一些汉人百姓,大概有八十多万人。” “八十多万.”乾隆皱着眉头,“能带走多少?” “大概只能带走几万团练兵和他们的家属,其他人若是带着,怕是粮食就不够了。”福康安道。 “不够就不带,另外.派人把顺天府周边的百姓都驱赶进京城。”乾隆道。 福康安一愣。 随后便明白了过来。 乾隆要带人跑路了。 但是担心被朱道桦带兵追击。 所以现在他要留一座塞满了难民,同时没有一粒粮食的北京城给朱道桦。 要解决这么多人的口粮问题。 就足够大明朝上下手忙脚乱几个月了。 而且光是想想就得为朱皇帝头痛。 若是在别的地方,饿死了也就饿死了。 但这可是大明的北都。 如果饿死几十上百万人。 朱道桦的脸面要往哪儿搁? 日月报、大公报天天吹嘘的爱民如子朱皇帝还有何脸面面对天下人。 这大明朝如果要集中精力赈灾。 那自然就无法分兵去草原上追击清廷大军了。 京城人口可越来越多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