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从北面的新河一直蔓延到了南面靠近猪笼山的山尾处。 此时在他们的大阵之后。 四个村寨组成的据点被布置得水泼不进。 大量的工兵正在挖掘壕沟,布置铁丝网。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明军是打算以这四个据点作为前沿战场的支撑,向前发动猛烈的攻击。 “皇上,看明军这动静,应该是要在天黑之前要发动第一波攻击了。” 福康安也在看明军的举动。 那些工兵的动作很快。 似乎在赶工一样。 按照这个速度。 他们怕是再忙活个把时辰就能修筑出一个前沿阵地出来。 而到时候也就是明军发动进攻的时候了。 在明军大阵的后面。 穿着各色颜色的衣服的后勤兵们忙忙碌碌,最引人注目的是穿着白色马褂带着白帽子的“戴孝兵”。 “那是明军的医务兵,大使先生。” 面对不列颠的大使乔治.斯当东的询问。 一名清军的将领解释道。 “医务兵” 乔治.斯当东举着望远镜继续观察这一支据说是大明帝国最精锐的军团。 他的第一个感觉就是. 专业! 太专业了。 这一支军队就好像是一架庞大的机器。 每一个人仿佛就只是这一架机器的螺丝钉。 每个人都在忙活着自己的事情,组成了一架让人不寒而栗的战争巨兽。 乔治.斯当东放下望远镜。 看了看身边的八旗兵。 还好 八旗兵的数量足够多。 这是唯一的优势了。 “皇上,他们现在在等火炮运动上来!” 福康安提醒道。 所谓久病成良医。 福康安现在也有点久败成良将的意思。 明军在前面一系列的争夺就是在夺取“势”。 占据前沿据点,铺开正面,火炮运动,两翼展开。 这些都是在决战之前的准备运动。 而真正的杀招。 是即将要到来的火炮轰击! 朱道桦此时也登上了望车。 大明日月旗和象征着大明天子的红色地团龙旗下。 朱道桦举着一支江宁玻璃厂制造的望远镜查看远处的清军阵地。 他手里的这一支望远镜的性能其实是和乾隆手里那一支差不多。 不过制造价格要便宜多了——这是明军的制式望远镜,在光复二年通过招标定型的。 赢标的江宁玻璃厂是两江的顾姓和屈姓商人合股的工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