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他取消了这个计划,而是留在了北都,亲自督促东北的移民开拓。 甚至还有在入冬之前亲自前往辽东、海参崴的计划。 以向所有人表明皇帝坚决要推进东北移民的坚决态度。 给所有投资人以坚定的信心。 其实这个时代的中国真的不缺银子。 连续几百年的贸易顺差让全世界大部分的金银贵金属都流入了中国。 现在可不是后来搞洋务运动或者是之后的那个不能说名字的时代。 那时候的中国。 金融命脉和货币发行权都被帝国主义掌控。 因此。 沉淀在民间的资本无法被充分利用 上面又是被帝国主义扶持的买办掌权了。 买办天然就是要打压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的。 而在现在的大明朝。 自己不去当帝国主义掌握别国的海关就算是大善人了。 所以金融主权是肯定操之在我的。 而且现在的大明朝也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且拥有完全自主性的金融体系。 在大明皇家银行事实上成为了大明的中央银行之后就退出了基础的储蓄、放贷的业务,从而全面负责明元的发行。 而在大明皇家银行退出了这部分业务之后。 各种银行、钱庄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开了出来。 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也很快带动了中国民间资本的活跃,那些埋藏在大户人家后院的“死钱”被挖掘了出来,从死钱变成了充满了活力的四处要寻找利润的活钱。 在朱道桦的引导下。 大明资本主义的发展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因此。 在这样一片大好的情况下。 朱皇帝很快就募集到了差不多两千万明元作为开发东北的启动资金。 而有了资金,招募移民,建立集体农庄等基层组织也就能开始展开了。 这可真的是千头万绪的一大滩的事情。 内阁、地方、军队,还有商业界等等都需要大力配合。 若是别人来做,铁定是无法把这各方面的力量都凝聚在一起了,若是能做到朱皇帝就算再宽宏大量,也怕是容不下此人! 也就朱道桦这个皇帝有资格把各方面的力量都聚在一起完成这件大事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