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小弟弟,你家里是做什么的?” 罗皇后上前问道。 “我爹是开饭馆的。”小家伙倒也老实,看着身材,脑袋大脖子粗,确实也是感觉是家里面不短吃喝的主。 紧接着罗皇后又问了结果男孩子,一一询问了他们家里的情况。 当官的,在商行上班的,在工厂当管事的,还有军人子弟,甚至有几个是工人子弟。 看来一部分收入高的技术工人,已经能够承担小孩子上小学的学费了。 其实大明的小学并不怎么贵。 毕竟大明是有教育补贴的,朱皇帝除了打仗之外,最关心的就是洗脑.呃,是教育事业了。 所以大明新式小学的学费,各地收费都有些差异,不过哪怕是在上海,一年十块钱的学费也能上新式小学的——这可比以前科举时代的私塾要便宜。 但即便是十块钱。 也有相当一部分的百姓是很难轻松负担的——大明朝又没有强制义务教育,底层的大部分百姓可不会让已经能帮忙上工的半大小子去念书。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让一名男孩去读书,付出的代价不只是一年十块钱的学费而已。 还包括了要供养一名脱产,并且食量可能比成年人还大的少年。 其实朱皇帝也想要尽快推行义务教育。 但没办法啊。 想要让底层百姓送孩子来念书,最起码的.学费得免费吧? 不然学费不免费,又要强迫人家送小孩上学,这不又要搞得民怨沸腾么。 但现在大明朝可没有免费义务教育的条件——主要是师资力量不够。 现在学过新学的人已经不少了,但相对于总人口的比例还是很低。 因此,能充当新学教师的人就更少了。 物以稀为贵。 新式小学的老师的薪水是很高的。 一个小学老师,一年五百块的年薪是要的。 这比绝大部分的八品、九品的芝麻官都要高。 大明可以迅速扩充小学数量,但找不到这么多老师,也没什么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