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大年初一的电影-《港综之超级警察》


    第(3/3)页

    被两人说的晕乎乎的王漪,摇了摇自己的脑袋对着白宇和珍妮说道。

    “别说了阿哥、珍妮姐,你们俩聊这个都快聊五分钟了,我知道你们有很多共同话题,可咱们好歹把电影看完了再聊啊!你们两个都看过了,可是我可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呢,就连《城南旧事》的都没有看过,你们好意思让我在这听你们一直说?”

    “哈哈,都说了跟我们出来要注意,这不一不小心就把我们可爱的阿妹给‘忘却了’,走吧等看完电影咱们再说。”

    拿着票和爆米花的白宇,带着拿着可乐的珍妮和王漪两人向着放映厅走去。

    坐在三个连座的位置坐好后,三人就一边小声聊天一边等着电影的开始。

    借着电影还没开始的功夫,白宇的余光在放映厅内扫视了一遍。

    或许是因为大年初一的缘故,放映厅内的人说不上太多,大致坐了个四五成的样子。

    除了白宇他们三个,其他来看这部电影的人,普遍岁数都要大上一些,年轻一点的也有三十多岁,大多数都是四十岁往上的人,当然其中还是有着几个不到十岁的孩子。

    众人的衣着服饰和年纪,虽然都有着些许的差别。可在一点上却是相同,那就是几乎没有人是自己一个人来的。

    不管是男女还是男男、女女,又或者几个人一同前来,总归至少他在这一间放映厅内没有看到自己一个人来看这场电影的人。

    很快就在三人聊天吃爆米花的时候,放映厅先是暗了下来,随着从他们身后放映室内的放映机中发射出的光照射在大银幕上,大银幕上开始出现了画面,同时伴随着画面出现的还有音乐声也随之响起。

    大银幕上率先出现的是一整面绿色,随后在一片绿色中,开始有一个个类似星星般不停闪烁的小亮点出现。

    过了两三秒,大荧幕的中央出现了一个一圈金色花边形成的扁菱形图案,在图案的中央出现了一个正方形里面写着上影两个大字,而扁菱形图标的下面则出现了同样为金色的七个大字。

    “上沪电影制片厂”

    从这几个字就能看出,这是一部由内地制作的电影。

    大荧幕上画面一转,出现了长城的景象。

    此时的香江居民绝大多数都没有亲眼见到过长城,甚至很多时候就连他们看的电影、电视剧中的长城都是假的,而香江电影此时去内地实地取景的电影还是比较少的,所以从这也能让人一眼就看出这并非是香江电影。

    一分多钟的长城特写,哪怕是“后世”亲自去过长城的白宇也不由得仔细观看。这种拍摄出来的长城之美与他自己亲眼看到的那一种是有着很大分别的。

    甚至电影中的很多视角,都不是当时的他能够去到的位置。特别是其中那应该是乘坐直升飞机,在天上用摄像机往下俯拍长城的那段画面,更是有着一种壮阔的美。

    这种美是此时的很多电影中根本无法展现出来的,这也是此时内地影视的特点之一,用写实带来一种宏大震撼感。在这一点上做到极致的还是老大哥的电影史诗《战争与和平》,像这种写实的电影某种程度上来说,此时只有大国才能够做到。

    当然在交流开始变多以后,就不再只有大国才能够做到的了,只要条件允许都可以搞出大场面,特别是“后世”特效技术越来越发达以后,会出现另一种能够给人来带震撼感觉的途径。

    电影的旁白总给白宇一种回到学校,听老师读课文的感觉。

    看待一队骆驼在大银幕上经过,他不由得想到了老舍的《骆驼祥子》,随着骆驼的出现,他还听到了那首几乎是个学生就都听过的骊歌《送别》。

    《送别》原曲是漂亮灯塔国的着名作曲家、音乐企业家、教育家约翰·庞德·奥特威所着,原曲的名字叫《梦见家和母亲》,随后有霓虹诗人犬童球溪采用同旋律写出了《旅愁》,之后弘一(法师)李(叔同)又根据犬童球溪版本的《旅愁》取调写出《送别》。

    等音乐结束后,原本的远景终于转换成近景,电影算是正式开始了。

    首发最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