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院子外头赶来看热闹的村里人,看得一脸羡慕。 好几百两呢,他们活了大半辈子都没摸到过这么多钱! 村里卖山头一下多了这么多进帐,到年关时会往各家按人丁或多或少分一点儿的。 看来家里边要尽快娶个媳妇进来,说了亲的闺女要等年后再嫁了…… 院子里,柳如霜拿到自己亲笔写的定金条子,便看了林天良一眼,林天良这才开口:“把买卖文书拿来我看看。” 柳福贵早就一并拿来了,这时连忙递上。 林天良接过来通读了一遍,确认村里没趁他不在家在文书上搞鬼。 这才接过柳福贵长子递来的笔,将文书放在柳福贵次子端来的小方桌上,提笔写下自己的名字。 柳如霜突然目光闪了闪。 庄主竟然是左撇子! 她见过庄主写字吗? 没听小弟小妹说庄主是用左手写字呀。 这时,林天良已放下笔,又拿出一方小印在嘴边呵了一口气,就在名字旁盖上印鉴,他没有再按手印。 “麻烦你明天去趟衙门把手续办了,换回地契送到庄上,所花费用找我管家要。”林天良收好自己的印,将文书递给柳福贵时交代,又看了站在一旁的柳如霜一眼。 他管家当然是柳如霜。 经他的口,再次为柳如霜的身份和地位盖了章。 柳福贵心中一凛,不敢再有任何质疑,连忙笑着答应了。 之后几个耆老也自己端了椅子围过来,主动说起用人一事,这本也是林天良先让四喜来通知的。 就如他们之前商量的,山头垦荒的人手已安排差不多,以后种树就从这批人里再挑一挑。 再之后日常照看就需要有经验的人了。 他们刚才再三商量选出来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屋后有一小片李树、院子里也有株桃树的王耆老家。 村里并不是只有王耆老家有种桃树和李树,很多人家都有或一株、或两株、三株地种了。 但这是耆老家,声望、品德、地位都高于其他人家,自然可靠一些。 因此,他们打算就交给王耆老家负责,王耆老有两个儿子和一个长孙都是正劳力,人手暂时也够,若是不够到时再选几个下手。 下手的意思,当然拿的工钱不如正经负责的王耆老家,既分出了层次,也就有了主次,不会让下手擅权乱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