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边是让些小利于村里人、一边是不许人故意制造更多穗子,而加大田庄损失。 柳家村那边的人都很遵守。 或者说三年下来双方早已形成了一个共同维护的共识。 双陆庄这边两座村子里的人是否会如此,目前还未可知。 但林天良率先释放了善意,剩下的就看以后情况了。 一年两季收粮,以后还有的是机会与村里人打交道,与村长和耆老沟通。 但这些事情,都要交给胡管家与杨管事去处理。 因为林天良不会常住在这里,就需要他们两个自己在这里立下威信和声望。 这些日子胡管家也明白了庄主的用意,再没有刚开始时那么惴惴不安,办起事情来也有底气多了。 重阳节前,张朝与胡学诚一行回来了,其他人随车队各自在县城安置的住处休息。 张朝和胡学诚则回了田庄这边。 因为胡学诚南下送货,柳如霜让林天良和胡管家说了。 留胡李氏和两个孩子在庄上住,也让孩子与祖父祖母多相处。 两个孩子年纪不大,最近也跟着一起在外头赶鸟,忙了个热闹,也学了不少活儿。 不分贫富,小孩子总是爱赶伴儿的。 有钱人家总给孩子安排一群老少围着护着宠着,性子难免失了童真和童趣。 哪里有一群小孩子自己在一处结伴玩耍的更快乐? 不管是一直跟着她乖巧学武习字的小弟小妹; 还是刚从家里搬过来对环境还有些生的杨家孩子; 还是打小就生长在庄上和家人在一起的林家孩子。 都是一样的,这些日子他们呼朋唤友、哥前弟后、跑来跑去,却异常开心。 胡学诚来庄上禀报工作,也向家人报了平安,第二天就回县城去接管粮行工作。 城东的新粮行已经开张了,直接以平价新米吸引客流,一时生意很好,连带着那些干货也卖掉近半。 反而是城西的粮行依旧四平八稳,如往年一般照旧经营着,不显山露水,也没人知道这两家粮行实属一家。 因晒粮的任务还需要人手,柳如霜提议就在这边过重阳,等晒粮尾声时再走。 现在她对这边村里人改观,庄上事务又在杨许氏手中顺利接管下来。 她在庄上也变得轻松多了,自然愿意多住几天。 她并不担心自己接管的田庄会如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