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作文-《红楼,我成了宁府玄孙贾蔷》
            
            
            
                
    第(1/3)页
    当天她就使用了这种胭脂。
    效果很好,心思通透的王熙凤知道可能这种口红能更叫人喜欢。
    这要是知道配方,加上贾家的名头,做点正经生意一定能揽来不少钱。
    第二天。
    贾蔷跟贾宝玉一同到了考场。
    “宝二叔,感觉怎么样。”
    被抽了三棍子,不知道会不会对考试有影响。
    “无妨。”
    昨天才说不喜读书,今天就来参加科考了,没办法,人就是存在这些矛盾,不能做到无拘无束想做什么做什么。
    院试比县试府试又要严苛一点,毕竟过了,就是秀才生员。
    院士主考官叫学政,由朝廷从进士出身的翰林、各部侍郎、京堂、部属等官中选派,在各省的地位略低于巡抚,高于布政使、按察使。
    会有两场考试,院试,把考生录取为秀才。科试,选拔参加乡试考举人的秀才。
    而贾蔷他们今天参加的是第一场,过了就有了秀才的身份。
    比县试的内容又多了些,不仅有四书五经上的一些填空题,还要写一篇文章。
    还好自己来这世界已经有大半年了,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古文什么的也能写写。
    看了下作文题目,为官治国之道,挺好写的作文题目。
    这个题目太开放式了,可以写的素材也有很多。
    但是要是像昨天贾宝玉说的那一翻言论,读书无用,为官无用,文别死谏,武别死战,那肯定得零分。
    填空题是贾蔷的拿手好戏,所有的内容都记在了脑子里,主要就是卷面整洁度,尽量仔细再仔细,每个字大小一样,没有错漏。
    考官可是很考究字迹工整这一块。
    没一会儿完成了大半,开始作文。
    大概要写个七八百字的样子。
    为官治国,无外乎借鉴古人之举,然后再想想以后的事。
    脑子里好像还涌现起一篇文章来。
    立即动笔起来:“唐外重内轻,秦外轻内重,各有得失。天下之患无常处也,善谋国者规天下大势所趋。鉴前代得失,定一朝之制,时势所迫,出于不得不然,非能使子孙世守以维万世之安。...国势既固则外交之术无往而不宜。...惟求强国之术,使国家安如磐石,另鞑虏远遁而边尘不惊。”
    洋洋洒洒七八百字很快跃然于纸上。
    仔细再次研读了一遍,没有看到错漏的。
    语句都通顺,格式严谨,没有什么大的毛病。
    这是贾蔷根据前人的些东西,再加上自己一些见解,写了上去。
    第(1/3)页